
关注公众号!
百万资料等您来取

伙伴们,大家好!
新的住宅标准将于5月1日实施,从现在起到实施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在以往的住宅标准中,大部分内容是关于容积率、抗震性能、保暖性等方面的基础性要求。
而这次《住宅项目规范》,对层高、电梯、隔音等居住品质相关的要素做了很明确的规定:
01
关于“层高”,以前的房子并没有具体的层高规定,这导致房屋层高差别很大,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肯定是偏低居多。
再算上楼板和吊顶,很多楼层的实际可用空间可能在2.4~2.5米左右,让人感觉非常压抑。
而新标准要求层高必须在3米以上,舒适度有很大的提升。
关于“电梯”,原来的规定是六层以上必须安装电梯,所以很多房子只建到六层。
新标准规定四层以上全部都要加装电梯。换句话说,以后除了小矮独栋的房子外,几乎所有的房子都要安装电梯。
此外,电梯内要有手机信号,门宽要超过0.9米,方便轮椅进出。
再有就是“隔音”。原来的隔音标准是不超过75分贝,而新标准降到了65分贝,足足降低了10分贝。
以前电梯旁边的房间可能因为电梯运行噪音比较大,但未来这种情况会得到改善。
还有“适老化改造”。比如,入户门宽度必须大于0.9米,要有适合老年人的通道,电梯按钮要方便坐轮椅的人使用。
此外,未来智能化家居的比例可能会达到60%以上,甚至100%的房子都要预留电动汽车充电桩接口。
如果达不到以上新标准,房子将无法通过验收,无法销售。
02
所谓的新住宅标准,是在“好房子”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为什么要提出建好房子呢?在严控增量、调整存量的大方向下,未来新房的供给量和成交量会逐步减少。
这种情况在北京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北京四环以里基本没有新建的住宅,大部分新房都在五环以外。
从提高财政收入的角度来讲,还是希望大家更多购买新房;
为了让大家有动力购买新房,就要把新房和原有的老房子做出“差异”。
就像买汽车和手机一样,过两年就要更新换代,只要比上一版升级一些配置,就可以激发新一批的购买力。
而且现在购房的主力是改善型需求,改善最看重的就是房屋的品质,所以把新房子和老房子做出差异化,也是在争夺改善需求的市场。
比如在南京,新房销售中,改善性住房的销售比例已经达到了40%以上。
因此,新标准下的房子上市,肯定对二手房是不利的。
就像新款汽车发布后,老款车的二手行情肯定下跌;新款iPhone发布后,老款立马降价,都是一个道理。
03
短期内,老旧小区,尤其是同一区域内的老旧小区,周边有空地用于新建小区,随着新建小区的逐步增多,将面临价格贬值的压力。
这种贬值压力在新建住宅大量上市时会更加明显。目前虽然新建住宅尚未大量上市,但贬值预期已经出现。
预计在未来1到2年内,这种压力会更加显著。
在一些核心城市的核心区,已不允许新建住宅。
这些区域的老旧小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生活便利、学区和医疗环境良好,即便有新规,影响也不大。
例如在北京五环外,如果购买的是新建不久的房屋,而该区域又有大量新建住宅计划,那么未来房屋贬值压力会比较大。
对于2021年、2022年高位接盘的人来说,这将是一个不小的坏消息。
04
之前,老旧小区还可以通过改造,在一定限度内提高小区的居住品质,从而对价格产生托举作用。
但是老旧小区改造无非是加固、外立面改造、隔音保暖,以及一些适老化改造等,其中加装电梯的难度非常大,很难推进。
而且层高的问题无法通过改造来解决,所以将来新房和旧房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而且,当房子剥离了金融、教育等属性之后,居住价值将在房产定价中起到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房屋的品质好坏对房价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哪些人赢了呢?就是还没有买房的年轻人。
时代在发展,房子也在发展,所以提高房屋建造的标准是应该做的;
但是“从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因为时代节奏的不同,有人从中获益有人从中受损。
哪怕是看似进步的事情,也无法兼顾到所有人的利益。
房子与其他物品不同,它并非简单的消费品或耐用消费品,而是一种刚需住宅,需要使用几十年。
如果标准改变,会使存量房的居住者觉得不舒服。
但是会让购房有困难的群体更容易上车,因为新标准会继续压低老旧房子的价格,对于想上车的购房者来说,如果经济实力有限,可以选择购买改善需求群体准备出手的房子。
所以这有可能降低了居住门槛,提升房屋的交易量,更多人可以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愿望。
来源: 询价无忧网 (wwww.xunjia51.com ) 仅供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公众号!
百万资料等您来取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