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公众号!
百万资料等您来取

在土建工程领域,工程量计算宛如基石,其准确与否,直接左右项目预算的精度、成本控制的成效,以及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
然而,现实工作中,不少土建工作者常常为漏项、重复计算等难题所困扰,致使计算结果失准、计算效率低下,严重制约项目推进效率。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带来一套系统且实用的土建工程量计算技巧,助力广大从业者突破计算瓶颈,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一、识图:开启精准计算的钥匙
1. 先行修正图纸
在实际工作中,约有40%的工程量计算错误与图纸变更处理不当有关。
所以,我们需依据图纸会审记录与设计变更通知单,第一时间对全套施工图进行修正。
这样一来,不仅能规避事后因图纸变更引发的大量重复劳动,还能有效减少因图纸信息错误或不明确导致的计算错误,从源头上保障计算的准确性。
2. 浏览式粗略看图
“浏览”整套施工图,在短时间内获取工程的基本信息,包括工程的类型、规模、用途等概况。
了解工程所采用的主要材料、施工工艺和做法;查看图纸中是否包含钢筋表、混凝土构件表、门窗表等关键信息;熟悉施工图的各种表示方法和符号。
据统计,经过系统培训、掌握粗略看图技巧的人员,相较于未经培训者,后续计算工作的效率能提升30%左右。
3. 聚焦重点看图
聚焦建筑“三大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设计说明”,重点关注以下信息:
一是房屋室内外高差,这一数据在计算基础和室内挖、填方工程量时不可或缺。
二是建筑物层高,以及墙体、楼地面面层、门窗等相应工程内容在不同楼层或段落是否存在变化。
这些信息的精准掌握,对后续准确计算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起着关键作用。
二、计算前统计:筑牢计算的根基
1. 梳理计算依据
拿到施工图纸后,切忌盲目计算。首先,将建筑图和结构图进行分类,对施工图纸展开全面、深入的研读,将重要的信息和数据用笔记记录下来。
这样做有助于清晰把握图纸整体信息,避免在计算过程中遗漏关键数据,大幅降低计算错误的发生几率。
2. 门窗洞口详细统计
采用表格形式,对门窗洞的材质、规格、所在位置进行详细统计,并提前计算出每樘门窗的面积以及所在部位的面积。
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方法,可使门窗相关工程量计算效率提升约40%,同时显著减少因反复查找门窗信息导致的时间浪费,为后续砌体和粉刷工程量的计算提供极大便利。
3. 混凝土构件统计
对各类梁、板、柱的数量、规格、砼标号、所在层数以及是否埋入墙体等信息进行统计。
通过这一操作,不仅能减少翻阅图纸的次数,提高计算效率,还方便后续对计算结果进行查找和核对。
在计算墙体工程量时,可直接扣除埋入墙体的砼构件体积,有效避免漏算或重复计算的问题。
4. 钢筋计算窍门
在计算混凝土构件工程量的同时,同步计算该部分钢筋的工程量,并将两者分别记录在钢筋计算草底和工程量草底上。
详细标注钢筋所在的构件号、构件数量、钢筋型号以及箍筋间距等信息,这样既能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又便于后续对计算过程和结果进行复查。
三、巧用基数:简化计算流程
1. “两面”计算
每个单位工程的建筑面积,涵盖建筑物地上建筑面积和贴建筑面积;墙体的水平面积,包括内墙和外墙的面积。
这些数据依据施工图纸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计算规则进行计算,在计算楼地面、天棚粉刷等多项工程量时均会用到。
以一个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的住宅小区项目为例,准确计算“两面”数据后,在计算楼地面和天棚粉刷工程量时,可节约约20%的计算时间。
2. “三线”计算
外墙的外边线、中心线、内边线的计算务必准确,因为它们是后续多项工程量计算的重要基数。
外墙外边线用于计算外墙装饰、外墙架子等工程量;外墙中心线用于计算外墙砌筑及基础工程量;外墙内边线用于计算室内粉刷工程量。
若“三线”计算出现错误,后续基于这些基数计算出的工程量也必然错误。
据统计,因“三线”计算错误导致的工程量计算错误,占总错误数的30%左右。
3. 其他基数计算
除“三线两面”外,内墙净长线用于计算内墙砌筑、内墙粉刷、内墙架子等工程量;阳台外边线用于计算栏板的砌筑、粉刷、阳台扶手等工程量。
此外,还需依据施工图纸,分别计算不同楼层的层高,记录室内外高差、基础埋深等数据,这些数据在不同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中均发挥着关键作用。
四、优化计算顺序:提升计算速度的关键
1. 按施工顺序计算
按照施工的先后顺序,依次计算平整场地、挖地槽、基础垫层、砖石基础、回填土、砌墙、屋面防水、外墙抹灰、楼地面、内墙抹灰、粉刷、油漆等分项工程的工程量。
这种计算顺序与施工过程一致,符合工作逻辑,便于理解和操作,适用于大多数常规项目,能够有效避免因思路混乱导致的漏项和重复计算问题。
2. 按定额顺序计算
依照当地定额中的分部分项编排顺序进行工程量计算。
从定额的第一分部第一项开始,对照施工图纸,图中存在的项目,按照该分部工程量计算规则算出工程量。
对于定额所列项目,若施工图中没有,则直接忽略;若项目的计算数据与其他分部的项目数据相关,则先将项目列出,待相关项目工程量计算完毕后,再利用所得数据补算。
以某商业综合体项目为例,采用按定额顺序计算的方法,成功帮助初学者减少了约40%的漏算和重算问题,显著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
3. 按图纸拟定顺序计算
(1)按顺时针方向计算
从平面图左上角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计算。这种方法适用于外墙、外墙基础、外墙挖地槽、楼地面、天棚、室内装饰等工程量的计算。
以一个圆形建筑为例,采用顺时针计算方法,计算效率比随机计算方法提高了约30%,且计算过程更加条理清晰,减少了错误发生的可能性。
(2)按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计算
以平面图上的横竖方向为基准,分别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依次计算。
此方法适用于内墙、内装饰等工程量的计算,对于结构较为规整的建筑,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计算工作。
(3)按照图纸上的构、配件编号顺序计算
按照图纸上各类不同构、配件的编号,如柱Z1、Z2、ZL3…,板B1、B2、B3…等,依次进行计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构件较多且编号清晰的建筑结构,能够有效避免遗漏构件,确保计算的全面性。
(4)根据平面图上的定位轴线编号顺序计算
对于复杂工程,在计算墙体、柱子和内外粉刷等工程量时,仅按上述顺序计算可能会出现重复或遗漏的情况。
此时,可依据平面图上的定位轴线编号顺序进行计算,并将计算部位以轴线号表示出来。
这种方法能够将复杂的工程分解为多个有序的部分,便于准确计算和核对工程量。
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建议按清单编号或定额编号顺序列项,通过分析各部分工程量之间的引用关系,优先计算对其他部分引用最多的项目。
同时,结合自身的经验和习惯,灵活选择计算顺序,以实现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的最大化。
计算技巧的掌握固然重要,但实际操作同样不可或缺。
希望广大土建工作者在学习完上述计算技巧后,积极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练习和总结,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高效计算方法,为土建工程事业的顺利开展贡献更多力量。
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实践,定能在土建工程量计算工作中得心应手,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来源: 询价无忧网 (wwww.xunjia51.com ) 仅供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公众号!
百万资料等您来取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