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购工作中,“询价”看似简单,无非是问个价格。然而,一次专业、高效的询价与一次随意、模糊的询价,其结果可能天差地别——前者能为您争取到最优的价格、最可靠的交期和最有力的售后保障,而后者则可能埋下质量不符、延期交付甚至合同纠纷的隐患。
要想实现精准采购,关键在于将询价流程系统化。以下三个核心步骤,构成了成功询价的基石。
第一步:询价前——精心准备,谋定而后动
核心思想: 成功的询价,80%取决于准备工作。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将内部需求转化为一份清晰、完整、无歧义的询价文件,让供应商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和报价。
关键行动点:
明确需求细节:
品名与规格: 不仅要写名称,更要提供详细的技术参数、材质、尺寸、颜色、行业标准(如国标GB、ISO等)。对于非标品,图纸、样品或实物照片是必不可少的。
质量要求: 明确质量检验标准、等级要求,以及是否需要供应商提供质检报告或第三方认证。
数量与包装: 准确的采购数量、计量单位(如件、套、吨、米),以及特殊的包装、运输标识要求。
制定商务条款:
交货期: 明确期望的交货日期或生产周期。
付款方式: 初步设定预期的付款条件(如预付款、货到付款、账期等)。
交货地点与运输方式: 明确是FOB(离岸价)、EXW(工厂提货)还是DDP(完税后交货),这直接影响成本构成。
售后服务: 如质保期、维修响应时间等。
筛选潜在供应商:
根据采购物品的重要性,从合格供应商名录中挑选3-5家资质优良、产能匹配的供应商。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资质(如营业执照、行业许可证)和稳定的供货能力。
成果输出:一份专业的《询价单》或《招标书》,它不仅是询价的依据,也是未来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步:询价中——规范执行,确保公平可比
核心思想: 此阶段的核心是向所有潜在供应商传递完全相同的信息,并在统一的规则下进行,以确保反馈回来的报价具有可比性。
关键行动点:
统一发布与沟通:
最好通过邮件等书面形式,在同一时间点向所有筛选出的供应商发送询价文件。这保证了信息同步和公平性。
指定唯一的内部对接人,负责解答供应商在报价前提出的所有疑问。对于有代表性的问题,应汇总后统一回复给所有供应商,避免信息不对称。
设定明确的报价要求与截止日期:
要求供应商的报价单必须包含:单价、总价、税率、付款方式、交货期、报价有效期等关键要素。
设定一个合理的报价截止日期,给供应商留出充足的核算时间,同时也便于我方管理时间进度。
保持中立与保密:
在询价过程中,采购人员应保持职业中立,不向任何供应商透露其他竞争对手的信息或内部预算,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成果输出:一套格式统一、内容完整的供应商报价文件,为下一步的分析比对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步:询价后——专业分析,科学决策
核心思想: 收到报价不是终点,而是决策的起点。此阶段需要超越“价格”这一单一维度,进行综合评估,最终选择最具价值的供应商。
关键行动点:
整理与比对分析:
将各家报价的关键信息(如价格、交期、付款方式等)整理到一张比价表上,进行直观对比。
注意剔除报价中的“陷阱”,例如:看似低价但忽略了某些必要配置或服务,后期可能产生额外费用。
进行综合成本评估:
总拥有成本思维: 最低报价不等于最低成本。需考虑物流费用、安装调试费、后期的维护成本、备件价格以及因质量问题导致的潜在风险成本。选择“总拥有成本”最低的方案。
必要的澄清与谈判:
对于意向供应商,可就其报价中不明确或有优化空间的条款(如付款方式、交期)进行进一步沟通和谈判。
谈判应基于前期准备的市场信息和成本分析,做到有理有据。
最终决策与结果反馈:
根据综合评估结果,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并发出《中标通知书》或开始准备合同。
重要但常被忽视的一环: 向未中标的供应商给予礼貌的反馈,感谢其参与。这体现了专业素养,也为未来的合作留有余地。
成果输出:一份详尽的《比价分析报告》和最终的供应商选择决策,为采购执行提供合法合规的依据。
采购询价的这三个步骤——精心准备、规范执行、专业分析——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严谨的闭环。它不仅仅是一个比价工具,更是一种战略管理方法。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流程,采购人员能将工作从被动的“买东西”转变为主动的“管理供应链价值”,从而显著提升采购效率、控制成本风险,最终为企业的稳健运营和竞争力提升贡献核心价值。记住,专业的询价,是成功采购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坚实的一步。
来源: 询价无忧网 (www.xunjia51.com ) 仅供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公众号!
百万资料等您下载

关注公众号!
百万资料等您下载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