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造价采购环节,“询价必须发询价函吗” 是从业者常遇的困惑。尤其面对 52 类建筑材料的多样化采购需求,既要保证成本可控,又需兼顾效率,是否采用正式询价函需结合场景灵活判断。而专业的材价服务平台,能为不同形式的询价提供合规性与效率支撑,助力企业平衡流程与实效。
一、这些场景,可暂不发正式询价函
(一)小额高频的常规辅材采购
针对水泥、砂石、普通五金等年度采购频次高、单价稳定的辅材,若单次采购金额低于企业内部设定的小额阈值(如 5000 元以下),且合作供应商为长期定点单位,可通过即时通讯工具 + 采购清单完成询价。例如在 “询价无忧网” 查询历史合作价与当前市场价后,直接向 2-3 家供应商发送明确的材料规格、数量需求,获取口头或书面报价即可。这种方式能节省函件拟定、审批的时间,适配小额采购的高效需求。
(二)紧急抢险的特殊采购
当遭遇工程抢险、材料临时补采等紧急情况,如暴雨导致防水卷材破损需立即补货,若严格走询价函流程可能延误工期。此时可通过电话沟通 + 同步记录的方式询价:向供应商明确材料型号、紧急程度及采购量,同步录音或让对方发送报价短信 / 截图,后续补充书面确认单归档。需注意的是,紧急采购后需在 3 个工作日内完善手续,确保价格与数量可追溯,避免合规风险。
(三)长期框架协议内的采购
若企业已与供应商签订年度框架协议,且协议中明确了 52 类建筑材料的基准价、调价机制(如按季度根据市场价浮动),在协议有效期内的常规采购可无需发询价函。只需根据实际需求发送采购订单,注明材料对应的框架协议编号,供应商按协议约定报价即可。这种模式适合用量稳定的材料(如钢筋、瓷砖),既简化流程,又能通过框架协议保障价格优势。
二、必须发询价函的 3 种核心场景
(一)大额采购(单批超 2 万元)
根据工程造价行业规范,单批采购金额超 2 万元的材料(如特种门窗、大型管材),必须发送正式询价函。函件需明确材料规格、技术参数、交货期、质保要求、报价截止时间等核心信息,并加盖企业公章,通过邮件或专人送达至少 3 家供应商。这不仅是合规要求,更能通过书面函件固定报价细节,避免后续因价格、条款争议影响合作,“询价无忧网” 的人工询价服务也可协助拟定规范函件模板,提升专业性。
(二)新供应商合作准入
首次与供应商合作时,无论采购金额大小,都需发送询价函。一方面,正式函件能体现企业的规范管理,让供应商清晰了解需求;另一方面,可通过函件要求供应商提供资质证明(如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结合报价综合评估其合作能力。尤其针对 52 类建筑材料中的特殊品类(如防火涂料、抗震支架),询价函能明确技术标准,筛选符合工程要求的供应商。
(三)国企 / 政府项目的采购
国企、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无论采购金额多少,均需严格执行询价函流程。这类项目对合规性要求极高,询价函是审计归档的重要依据,需包含项目编号、资金来源、评审标准等信息,且报价需密封提交。“询价无忧网” 的材价数据平台可提供同类项目的询价案例参考,帮助企业贴合项目规范,确保函件符合审计要求。
三、询价函的核心要素与替代方案
若因场景特殊暂不发询价函,需通过 “替代凭证 + 合规归档” 规避风险:比如小额采购用 “报价确认单”(注明材料信息、报价、供应商签字),紧急采购用 “询价记录单”(记录沟通时间、参与人、报价内容),这些凭证需与采购合同、入库单一并归档,保存至少 3 年。
而对于需要发询价函的场景,可借助专业工具提升效率。例如 “询价无忧网” 不仅提供 52 类建筑材料的材价数据参考,还能协助生成标准化询价函模板,支持在线发送与报价回收,让询价流程更规范、高效。
总之,“询价是否发函” 无绝对答案,需结合采购金额、紧急程度、合作模式综合判断,但核心原则是 “合规可追溯”。询价无忧网将持续专注于材料询价,致力材价信息服务,打造专业的材价数据和人工询价服务平台,让询价变得简单,为工程造价企业提供适配不同场景的询价解决方案。
来源: 询价无忧网 (www.xunjia51.com ) 仅供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公众号!
百万资料等您下载

关注公众号!
百万资料等您下载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