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
提示
添加到分组: +新增分组
新分组名称: 保存 取消
取消 确定
2024年一建《建筑实务》案例必背第001天
发表于2025-01-15 19:54:15 浏览数:36161 造价知识

关注公众号!

百万资料等您来取

001【问题】:大中型施工项目,为了避免放样时误差积累,平面控制测量必须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组织实施原则,施工平面控制网测量步骤有哪些?(详见2024版教材P67)

【参考答案】

平面控制测量必须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组织实施原则,以避免放样误差的积累。大中型的施工项目,应先建立场区控制网,再分别建立建筑物施工控制网,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控制点为基础,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根据主轴线再进行建筑物的细部放样

002【问题】:哪些建筑在施工期间需要进行变形观测?(详见2024版教材P69~P70)

【参考答案】

①安全设计等级为一级、二级的基坑。

②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软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③长大跨度或体形狭长的工程结构,

④重要基础设施工程。

⑤工程设计或施工要求监测的其他对象。

003【问题】:工期间变形监测内容有哪些?(详见2024版教材P70)

【参考答案】

①对上一段中各对象应进行沉降观测。

②对基坑工程,应进行基坑及其支护结构变形监测和周边环境变形监测。

③对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体形狭长的工程结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应进行水平位移监测、垂直度及倾斜观测。

④对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长大跨度或体形狭长的工程结构,应进行挠度监测、日照变形监测、风振变形监测

⑤对隧道、涵洞等拱形设施,应进行收敛变形监测。

004【问题】基准与监测频率?(详见2024版教材P70)

【参考答案】

建筑变形测量可采用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及高程基准。建筑变形测量采用公历纪元、北京时间作为统一时间基准。

005【问题】:变形监测点的点位布置要求有哪些?(详见2024版教材P70)

【参考答案】

变形监测点的布设应根据建筑结构、形状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等确定,点位应便于观察,易于保护,标志应稳固。

006【问题】:对于测量精度为特等和一等变形观测时,应满足哪些要求?(详见2024版教材P70)

【参考答案】

相同的观测网形:相同的观测线路:同的观测方法:相同的测量仪器设备;固定观测人员最佳观测时段;相近的环境条件。

007【问题】:分别简述基坑边坡顶部变形观测点位置和基坑围护墙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位置的设置要求?(详见2024版教材P70)

【参考答案】

(1)基坑边坡顶部变形观测点:

①沿基坑周边中部、阳角处、邻近被保护对象的部位设点:

②监测点水平间距≤20m,且每边监测点>3个:

③水平和垂直监测点宜共用同一点。

(2)基坑围护墙或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

①在围护墙的中间部位、阳角处及有代表性的部位设点:

②监测点水平间距20~60m,且每边监测点>1个

008【问题】建筑水平位移观测和倾斜的观测周期是什么?(详见2024版教材P71)

【参考答案】

水平位移观测周期:在施工期间可在建筑每加高2~3层观测1次,主体结构封顶后每1~2月观测次。倾斜观测的周期宜根据倾斜速率每1~2月观测1次。

009【问题】:【2016】观测时立即实施安全预案,同时应提高观测频率增加观测内容的情形有哪些?(详见2024版教材P71)

【参考答案】

②变形量或变形速率达到或超出预警值:

③周边或开挖面出现塌陷、滑坡情况:

④建筑本身、周边建筑及地表出现异常

⑤由于地震、暴雨、冻融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其他异常变形情况。

①变形量或变形速率出现异常变化

010【问题】:排桩根据支撑情况部分,分为哪些支护结构?(详见2024版教材P74)

【参考答案】

悬臂式支护结构、锚拉式支护结构、内撑式支护结构、内撑一锚拉混合式支护结构、双排桩。

来源: 询价无忧网 (www.xunjia51.com ) 仅供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公众号!

百万资料等您来取

免责声明:BBS所有内容均为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删除。

权益购买